2016/5/4

安宅地名由來與介紹


澎湖東北季風強勁,早期居民多就地取材,以硓𥑮石或玄武石砌建防風牆,這就是俗稱的「菜宅」。而地貌北高南低的安宅社區,因為地形上具避風效果,所以種植蔬菜的菜宅也特別多,而菜宅名稱多元,宅腳是其中之一,因此這一畦畦圍著防風牆的菜圃,便成了「宅腳嶼」地名的由來。
根據胡建偉纂著的《澎湖紀略》,安宅在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稱做「宅腳嶼社」,屬大山嶼東西衛澳管轄,到了光緒十九年(1983),依照林豪纂修的《澎湖廳志》則稱為蚱腳嶼社」(當地耆老指出安宅海邊昔日盛產許多的海蜇(水母),海蜇屬於腔腸動物,在海中游動時,形狀像似張開的傘,長長的腳飄動著,故名之),仍歸屬東西澳管轄。
日治日代,明治三十年(1987),則改稱「宅腳嶼鄉」;明治四十二年(1909)再改稱為馬公街宅腳嶼。直到民國三十五年(1946)澎湖設縣,併入於「東衛里」;民國四十年為地方自治方便實施,單獨成立為安宅里迄今,蓋取「人人皆安宅」之意。
安宅里面積1.5平方公里,目前人口六百餘人,計有200餘戶11鄰。行政區域東連成功村,北毗許家村,南接東衛里,是馬公通往白沙、西嶼必經之地。
居民早年多以農、漁業為生計,民風純樸。隨著時代演變,近年從事營造業及出外的人數增加不少。宗教則多以道教為主,民宿周邊的周王廟即為宗教信仰中心,早期元宵活動還有大米龜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